2016年7月3日

紅酒與威士忌破解學習的竅門、之一


這道題暫且不知情可否寫成系列,不過有多少就寫多少,同時為了造福人群,決定寫成書面語,多點人看多點人認識都有好處。這個也是昨天林一峰老師的講座的延伸,講的主要是逐步由品酒的過程去破解所試的酒的特性如何,有沒有陳年潛力,可以標出的合理價錢等等。縱使好多東西都沒有固定答案,但也有它們的固定邏輯,起碼基本盤是不會錯的。
有人會問,品嘗威士忌與紅酒有沒有不同之處,以我所知就沒有的。品酒的過程都是分三部分:觀察、聞氣及品嘗。觀察的部分重不重要,這裡主要是看顏色,但紅酒會比威士忌在這一步比較重要,這是因為紅酒需要分出那支酒是清澈還是混亂,顏色是偏磚紅色還是紫色,不同顏色可以看出有沒有氧化、陳年年份、甚至是葡萄品種等等。不過,威士忌方面則在顏色方面可以加工的地方較多,例如下不同的木桶陳年,又或者添加焦糖去將顏色增潤,而且底氣較厚的威士忌,可以在這一關看不出來(new make那些又根本是透明的,變數可大啦)。故此,紅酒可能在觀察的這一關影響了約10%的判斷,但威士忌可能給你的資訊會相對較少。
之後到聞氣的那一關,這裡紅酒和威士忌一樣,都有約70%的把握可以判斷酒的內涵。簡單而言,聞到甚麼就先記下來,這裡好難一言一語就說得清楚,對初學者來說是需要一個較為有系統性的形容詞代表會較好,以紅酒而言,可以分為原始類型的果香(primary aromas), 第二類型的釀造香氣(secondary aromas), 及第三類型的陳年香氣(tertiary aromas);當中如果三類香氣都有的話,通常是具有陳年潛質而又有一定結構的酒,不過初學者喜歡得通常會是果香,而同時又會對tertiary aromas比較抗拒。威士忌就多數出現第三類型,但陳年較少的都會有不少果香、花香等表現。這部分學問太多,之後再詳細解說。
第三部分是品嘗,這裡就比較簡單,基本上是確定在聞氣階段的特性,一支具典型例子的紅酒或威士忌,都應該在聞氣及品嘗兩個階段都會有一致的答案。不過好些人會比較心急,酒待不了數秒鐘就吞下去,這裡建議需在口裡留一段時間(10-15秒),讓酒充滿在口腔,並同時與足夠的空氣接觸才是正途。
下一篇會繼續講解如何品酒。

2016年7月2日

林一峰品酒會 後記 (7月2日)

 


本應諗住寫一篇長文既,不過太懶,趁有記憶既時候,記番低要寫既野先。
今日岩岩去完既品酒會,林一峰老師開宗明義咁講,今日大家想聽如何品嘗威士忌,定係要破解在喝威士忌。況且大家現時手上有電話有google, 好多野都唔使死記硬背,要破解威士忌比起冇電腦個陣容易好多。
係呢一刻,我既重點就諗緊平日好辛苦咁背酒莊品牌歷史風土等等既野,其實最後係幫緊大家用一個systematic approach黎學野,無論係wine又好whisky又好,都係需要係積累知識之餘,都好需要知道如何將學到既野融匯貫通。仲有,最好用頭兩三年時間飲哂所有基本款既酒,對各大廠既style都認識左先。
今日係度search不同蒸餾廠用既pot still就係同一個例子,唔同大小、形狀、以及lyne arm既角度都影響到唔同風格。你都可以話,明明讀書個陣都唔只講過一次,但係點解都要強調番呢d ? 老實講,讀個陣真係得個講字,又未必有好多example俾你入下腦,反而今次咁樣試呢幾隻酒,就好簡單咁說明pot still對支酒本質既影響,而唔係完全由木桶熟成影響支酒(當然,熟成既木桶及氣候都好緊要,但始終遠不及new make個陣既影響)。
之後都有講到既另一個重點係,唔好就咁用眼去判斷威士忌既價值,即係睇年份睇顏色去判斷有幾貴,因為顏色可以調,年份愈久,木桶好大機會已經冇左活力,反而12 15 18年個d做到既平衡會更好。呢樣其實今日個幾個例子都說明左呢樣,尤其係支200年特別版的lagavulin 8年,呢間廠基本款用16年,原因係佢既複雜性需要用到較高年份既熟成去配搭,但唔好睇8年淡淡如水既顏色,竟然內裡係有如此厚重既style, 完完全全突出左天生既重要性。
最後大家問緊既問題都幾多元下,有點樣去欣賞whisky既,有不同大麥小麥既品種對蒸餾既影響,老師都一一詳細解答啦。總括黎講,真係要黎聽一次,而且share既野多過兩年前係後院同佢吹水個陣(個陣佢拎住佢 d IB酒同達人學院系列係度同我傾計)。再補多一句,其實做blended whisky比single malt又難,蘊含既藝術、技術要求更高。
有機會都係要去多次後院,我仲未食過Ardbeg炒飯